听到最多的放量策略就是:搭建几个账户,多建几条计划。有的时候看到一条计划起量了,就照搬复制,但量级或效果不一定却能成正比。这是为什么呢?为什么一模一样的计划复制,结果却不同?
一、为什么结果不同
计划大家都熟悉,毕竟我们是建计划、建计划、天天建计划到头秃的人,先来仔细想想“计划到底是什么”?
先看建计划需要干什么,计划里有很多选项,性别、年龄、兴趣等等,媒体提供了很多选择,我们将这些回答汇总在一起就构成了一条计划,可以说:计划是一些回答的合集。
建好了一条计划就是提交给了一张问卷,“不要男性,不要已安装用户,目标成本30元”……记好了,媒体拿着这些回答去帮我们找用户。
为什么结果不同?
比如我们去买西瓜,但每次买西瓜挑选的纹条、付款的价钱都是一样的,那我们买到的西瓜真的能够一样吗?
不一样,它们有的挺甜、有的也不甜,西瓜熟没熟也不一定,但它们都叫“西瓜”,都可能被我们买到。
二、是什么变了?
在我们复制了一模一样的计划,计划设置没变的情况下,什么可能已经变了?
1、用户变了——在后台选中了一样兴趣人群,但广告可能展示给老张,也可能展示给老王,结果肯定不同。
2、竞争环境变了——虽然有时候计划相差就算几分钟的时间,但先前的计划起量了,不代表后面的计划也能拿到量。
3、“命”不好——计划的设置是一模一样的,但是就好像有的计划“命好”,它就特别能花钱;别的计划“命不好”,就花不过它。
总的来说,转化出价都是依靠模型来找人,模型前期需要积累一些种子用户,然后根据种子用户找相似,我们最开始的种子用户好,计划就会好;种子用户不好,计划就不好。
这个种子用户“好不好”是商家和媒体共同决定的,一方面是商家选了什么,另一方面是媒体分了什么。
上面这三点因素共同造成了广告里的玄学,那复制了一模一样的计划一定没办法起量吗?
碰见了什么样的流量有很大的偶然性,这不由我们决定。但既然有偶然性,那么一条计划不行了,不一定代表素材不行了,可能是分到的流量不对或者原本计划里那些能转化的流量被耗尽了,需要寻找新的特征,我们再复制两条计划、可能种子用户就不一样了,没准又能投起来。
三、复制计划的常见问题
1、复制计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?
答:一条计划投的好,可以在不同账户、组里进行复制,不要都放在同一个组里。另外最好不要同时投放,分不同时间段开启,中间间隔1~2个小时。
2、一模一样的计划复制有用吗?
答:有用。这不是想像就可以出来的,而是实际投出来的。一条计划一模一样复制了,数据可能会不一样,但是如果它是成本和量都很好的计划,那么它投起来的概率会更大,还有可能再跑起来。不是百发百中、绝对能起量,是相对一般的素材能好点。
3、那最开始的计划数据不好怎么办?
答:数据不好也可以观察2~3天,最好不要因为一天的数据差就判计划死刑,可能不做啥调整、第三天数据自己就好了;如果连续2~3天效果一直不好,再调整。
4、没投起来的计划可以复制吗?
答:如果商家有信心是可以的,复制个2-3条试试。
广告效果很多时候都不由商家掌控得了的,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跑量计划,不能随意对待它,觉得“大不了我复制它一下”。因为即使复制得一模一样,但它已经不是原来的计划了。